地址:黑河市通江路77号
(黑河市教师发展学院心理教研室)
电话:0456-96311, 6762109
QQ群:173566769
在线咨询(微信):13763701856,
13039769649,
13845698164
中小学校心理咨询网站
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姓名:关胜春
性别:男
籍贯:黑龙江省爱辉县
出生年:1968年
工作单位:黑龙江省黑河市黑河中学信息中心
职称:中学高级教师
心理咨询师级别:二级
联系电话:0456-8277967
电子邮件:guansc@126.com
【题 目】
中小学校心理咨询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摘 要】本文阐述了通过在中小学校建设心理咨询网站的途径来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的主要观点。文章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过程出发,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学校心理咨询网站,并以网站为依托建立起心理教师和中小学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关 键 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网站
【文本部分】
一、 绪论:
为了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新课程改革后中小学校都陆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相应的建设了心理咨询室的机构,用于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但是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学生承受的升学心理压力与无法通过心理咨询获得解脱的矛盾;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可程度有限;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以及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等等,都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
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纳入中小学校教育的轨道,如何使学生真正接受心理咨询教师的辅导,顺利度过青春期,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当然,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不同的心理教育研究者和心理教师者从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就我校部分从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相关课题研究的教师的工作实践来看,通过建设学校的心理咨询网站,建立一个心理咨询教师与广大学生沟通的平台,来辅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二、 本论:
建设学校心理咨询网站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心理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应用过程,也是教育信息化过程的一部分。实践证明,这也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过程
1)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的定义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是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①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②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③面对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①教育性的原则②全体性原则③差异性原则④主体性原则⑤整体性原则⑥发展性原则⑦活动性原则⑧保密性原则
5)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
①****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包括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等。一方面与原有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一方面可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
②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③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6)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和条件保障
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
可见,当前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或是心理辅导讲座),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
2、 中小学校心理咨询网站建设的意义
上述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是在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校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从多年来的心理教育实践来看,上面的传统过程仅从实施心理教育的技术角度来说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中小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差异性原则来看,需要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状况,对心理教师来说工作量大、难度大。
2)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通过心理测验来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手工方式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工作量大和工作周期长,满足不了青春期学生心理波动大的现实需求。
3)中小学生对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不同程度的存在芥蒂心理,有些问题面对心理教师难于启齿,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和深入开展。
针对上述问题,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心理咨询网站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具体体现在:
1)当前中小学生对网络的接受意识比较强,采用网络形式的心理教育很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
2)采用计算机技术收集和分析中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数据,有效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效率。
3)采用网络数据库技术存储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数据,比传统的手工处理效率高、速度快、容量大,大大解放了心理教师的工作。
4)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科整合,实现信息教育和心理教育充分结合和渗透。
5)心理咨询网站的建设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校本开发,充分发挥学校已有的文化传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作用。
由此可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建设学校的心理咨询网站,对促进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的推广价值和重要意义。
3、 中小学校心理咨询网站建设和应用的过程
学校的心理咨询网站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网络中心或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优势来开展。
1)建设心理咨询网站的基本框架。
采用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6.0为web服务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服务器,使用ASP.net技术开发制作心理咨询网站基本框架系统。建立好网站系统后,各客户端工作站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访问网站,实施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咨询网站设立网站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个角色入口,包括心理知识、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心理论坛等频道模块。
由于角色的不同,网站管理员、教师和学生在网站的功能有所不同,网站管理角色负责网站的用户维护和系统维护工作及权限;教师角色负责心理知识的录入、对生生心理咨询的解答、对学生心理测验的分析处理等工作及权限;学生角色主要是实施心理测验、进行心理咨询和在心理论坛上进行心灵沟通与交流。
“心理知识”频道模块由教师维护,增添有关学生心理方面的知识你技巧;
“心理测验”频道模块提供心理测验软件程序,以获取学生的心理测量数据(注意:许多心理测验软件具有知识产权,需要按要求采购);
“心理咨询”频道模块提供有心理疑问的学生向心理教师进行心理咨询的私密渠道;
“心理论坛”频道模块提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更为广泛的交流和沟通平台。
2)开发和充实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资源。
心理教师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制作网络心理教育资源,并发布在网站上。主要是集中发布在“心理知识”频道模块中。要注意结合当地学校和本校学生的特点,开发制作具有校本特色的心理教育资源。
这一过程还要进行心理教师角色的网站注册。
3)学生进行网站注册并参与心理测试。
按学生学籍号为标识,进行网站的学生用户注册。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某些项目的心理测验,掌握学生心理状态的基本数据。
4)学生登录心理咨询网站并按需求进行心理咨询。
学生一旦有心理疑问可通过登录网站提出心理咨询需求,寻求心理教师的解答。由于学生按注册账号登录,该心理咨询过程信息不公开,保障了心理咨询的保密性原则。
5)教师登录心理咨询网站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将活动记录于管理档案中。
心理教师登录网站对学生心理咨询需求进行解答,实现差异性的个别心理辅导。
6)学生通过网站的论坛频道进行心灵倾诉。
针对大多数学生还可以通过论坛的形式实现公开性的心灵交流与沟通。
7)教师通过网站对学生心理测验的数据和心理咨询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掌握个别学生乃至全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
三、 结论与建议:
通过建设学校的心理咨询网站,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值得中小学校推广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途径。通过我们学校的初步实践过程来看,笔者认为在实际应用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学校的心理咨询网站只是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一种工具,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还是要****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
2、因特网上的心理咨询网站在当前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也非常多,但是否适合每个学生就值得商榷了,所以建设符合本学校特点和适合本学校学生的校本心理咨询网站是需要学校的心理教师、信息技术人员、学校领导乃至学校学生共同营造的结果。
3、心理咨询网站相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还是一种新形式,需要在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发展。
总之,在中小学校建设和应用心理咨询网站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实际意义。并且在今后的应用实践中会日渐完善、逐渐成熟,它不仅对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促进作用,对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和教育体制改革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俊霞: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年23期
2 董晓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模型构建 [D];扬州大学; 2005年
3 李朝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D];西北师范大学;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