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黑河市通江路77号
   (黑河市教师发展学院心理教研室)
电话:0456-96311, 6762109 
QQ群:173566769
在线咨询(微信):13763701856,  

             13039769649, 

             13845698164


宣传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宣传教育 > 同心抗疫
面对疫情,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心理防护

10月27日黑河出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冠肺炎疫情,黑河市城区开启了**严格的管控措施。面对关乎生命的大事,我们自然会感到焦虑和恐慌——这是极自然的。孩子们也会有焦虑和恐慌,只不过孩子的年龄不同,表现形势也会不一样。过度的焦虑恐慌,不只影响身体,也必然会带来糟糕的情绪,影响身心健康。面对疫情,家长如何做好自己和孩子的心理维护。

(一)正规渠道学习防疫知识和家庭教育知识

人的一生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造就一个人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家庭教育是孩子**早接受,也是对其一生有****影响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和谐、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对于孩子成长成才是非常重要。

在出现疫情时,恐慌是大众面对疫情的主要心理状态,恐慌多来源于未知。减少恐慌的方式,就是从官方、权威的机构,了解疫情的发展,学习科学的防护知识。

(二)稳定情绪,**********

疫情出现,各地的新闻、网络、视频关于病毒、疫情、死亡的消息铺天盖地的袭来,大人容易出现烦躁、焦虑、恐惧负面情绪。儿童也会感受到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恐惧。这时,只有家长表现得从容淡定,孩子才能从你的身上获得更多放松的信息,拥有好心情,提升******。

对于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来说,我们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用孩子能接受的语言进行讲解目前发生了什么,我么能做的是什么。同时,也要允许孩子表达情绪,当他们感到害怕的时候,耐心的倾听,陪伴,而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劝他们不害怕,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对孩子要包容、有耐心。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长,难免会产生更多摩擦,要对孩子进行合理引导、耐心陪伴

居家期间,早晚颠倒,游戏过度是许多孩子身上容易出现的现象,对此,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对孩子批评时就事论事不评价孩子个人。同时适度安排大人和孩子一起玩的游戏娱乐活动,不仅能增进孩子生活的乐趣,也能促进子之间的交流。

(三)教会孩子感知生命,善待生命

父母可以通过生命的教育来帮助孩子理解这次肺炎以及产生的影响。生命的教育方法很多,**常用的就是借助一些孩子们理解的事物,比如说花草、动物等等,通过它们的变化去了解生命的周期、生命的无常,从而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他(她)不幸的比我们走得早,让孩子们了解死亡、变化、疾病,其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预防的方法。
    同样的,让我们的孩子了解生命延续的价值,了解我们自己健康的活着,就是对于生病和逝去的亲人和朋友****的怀念、关怀和爱。

1、“我是怎么来的?”告诉孩子生命来之不易

乎所有孩子都会对自己的生命来源产生疑问,这类问题通常会让成人恐慌,以为孩子想打听那些难以启齿的事情。但是,如果刻意回避,孩子就没有机会认识到生命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尤其是当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增长,他们会对自己的生命起源产生更深层次的疑问,应该引导孩子了解生命起源,让孩子懂得珍惜生命的意义。

2.“敬畏生命常怀感恩”让孩子懂得善待生命

给孩子讲讲灾难当前生命奇迹的故事,在给孩子足够情感满足的同时,还要让孩子意识到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和关爱,让他学会同情,学会给予,从而为将来建立基于爱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3.“人是怎么没的?”帮孩子正确认识生命的消亡

亲人离世或朝夕相处的小宠物死了,这些意外事件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多方面的影响,让孩子正确认识生命的自然消亡,让他们懂得死亡是正常的生命轮回,是一个值得尊重的结果。进而树立一种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意识。

4、“任何时刻都不要放弃希望”培养孩子坚韧毅力

一个生命的成长,往往是一个经历各种风险和挫折的过程,这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放手的过程,需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安全意识的养成和生存技能的训练。可以通过看相关安全教育绘本、情景模拟、日常的随机教育等方式进行。培养孩子安全意识、训练孩子生存技能都是生命教育。

疫情就在我们身边,响应国家政策在家不出门,科学预防,做好好自己和孩子的心理调适,也是对“战胜疫情”的支持与贡献,相信有您的支持与贡献,黑河一定能够众志成城、战胜疫情。

感谢您的阅读,祝愿您和家人身心健康!

                         2021年11月1日

地址:黑河市环城东路2号(中俄青少年活动中心)  联系电话:0456-96311  QQ群:173566769    技术支持龙采科技  

黑ICP备140009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