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黑河市通江路77号
   (黑河市教师发展学院心理教研室)
电话:0456-96311, 6762109 
QQ群:173566769
在线咨询(微信):13763701856,  

             13039769649, 

             13845698164


宣传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宣传教育 > 工作信息
致工会系统职工做好抗击疫情期间心理防护的一封信
市区广大职工:


自我市爱辉区发现疫情以来,市区广大职工即刻投入到了抗疫这场无烟的战斗中。与此同时,疫情使得一些市区职工心理产生了相应的起伏,为稳定职工的心态,集中力量有效抗击疫情,维护广大职工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在此,就如何更好地应对心理变化,我们向大家提出如建议:


1.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疫情传入我市以来,我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对抗疫工作进行部署、落实,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位,坚决遏制疫情发展势头、坚决打赢抗击疫情的攻坚战。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打赢抗击疫情的攻坚战。


2.关注自我心理的变化。

疫情袭来,打乱了人们平日稳定的生活,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诸多负担,请大家注意关注近期自我心理上的变化,有无心理上的不安、焦虑、烦躁、恐慌,有无情绪低落、心胸郁闷、压抑,有无孤独、悲观、无助等情绪反应;有无食欲不振、****、疑病等行为。如果有轻度部分症状,请不用担心,这些是面对疫情人们心理上的一种正常反应,我们要接受和理解我们的情绪,积极地进行一下自我心理调节。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请寻求专业人士的心理援助(参阅:本服务台的心理服务电话)。


3.做好自我情绪调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于节奏,适量运动、合理饮食,睡前少看手机,以免影响睡眠。在不外出的情况下,在家做一些适当的娱乐活动,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减轻心理压力。多与亲友通过视频交流,沟通感情、相互鼓励。通过上网,学习一些放松方法,进行有效的自我心理调节。


黑河市总工会
黑河市心理工作者协会

2021年1月3日




谈疫情期间如何做好职工心理防护

在抗击疫情期间,职工活动范围受限(有许多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同时受到工作与疫情的双重压力),加之对疫情产生的恐慌心理,极易使职工产生思想波动和负性情绪,在此期间做好职工的心理防护,及时****他们心理的负面影响,帮助职工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
1.高度重视,积极疏导。高度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多与员工沟通,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版主职工做好个人心理防护,增强职工对疫情的防控能力。
2.坚持学习,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建议职工轮休期间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是卫生习惯,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以保持良好的体能,减缓疫情造成的压力。充分利用网站等学习资源,恢复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职工个人的综合素质,为****复工复产做好准备。
3.加强沟通做好情绪调节。开展上下级、同事间谈话活动,倾听职工心声,了解职工的思想状态和身心健康状况,增进同时见到相互了解、理解;倾听职工心声,协调解决职工生活、工作、学习终于到的困难与问题,做好员工心理和情绪疏导。防治不良情绪蔓延,引导职工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健康生活,舒心工作。
 4.关爱疫情期间“特殊”职工 ,对疫情期间被隔离在家人员,采取“严密监控”和“暖心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坚持每天了解隔离在家职工的生活、身心情况,做到“隔离病毒不隔爱”,努力成为在家隔离职工的贴心人、主心骨。
 5.宣传典型,传播正能量。积极挖掘和宣传抗击疫情工作中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人物的事迹,激发职工积极向上的抗击疫情热情,星恒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的积极氛围。
6.稳定队伍,增强打赢战“疫”的信心。宣传教育职工,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确定的抗击疫情的部署上来,稳定抗击疫情心态,强化抗击疫情的意识,理性地看待疫情,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放弃被动、松劲、侥幸、麻痹等心理,增强职工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决心,坚决打赢抗击疫情这场攻坚战。



疫情期间心理调适指南

为帮助广大职工很好地应对疫情期间的各种负性观念、情绪与行为,我们编辑了此文,供大家在生活工作中参考。

1.去做一些可控的事。
焦虑的根本原因在于想掌控一些无法掌控的结果,对结果和自己表现的过度担忧让自己的大脑陷入反刍性 思维。要打断这种无用的“烧脑”,思维就做一些当下可控的事。比如:阅读、整理房间、锻炼身体、多喝水等。
2.运动
运动能非常有效地缓解焦虑。疫情期间可因地制宜地搞些健身运动
研究发现运动时肌肉细胞释放的“鸢”尾素不仅能促进脂肪分解,还可以进入大脑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
耐力运动,如:做一些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代谢运动,促进大脑释放神经营养因子,提高认知能力,减少焦虑、抑郁、中风、老年痴呆等症状。
焦虑使人长期处于“战斗或逃跑反应”中,这时多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让身体执行类似“战斗”或“逃跑”的反应,释放肌肉中积蓄已久的能量,告诉大脑:已经战斗或逃跑了,威胁不在了。大脑因此就可以放松下来。
3.深呼吸/呼吸冥想
缓慢的、有控制的呼吸,是一种专注于缓慢呼吸的独立技术。在临床中,控制呼吸也被用于****惊恐发作中过分觉醒的状态。
每天深呼吸10分钟:可以降低血压、可以快速降低心率、帮助对抗惊恐发作或减少急性焦虑。
呼吸冥想其实很简单,静坐,把注意力集中在缓慢的呼吸上,任由大脑里的各种念头来去而不做刻意的评判或抑制。
4.否定“灾难性思维”
焦虑会导致灾难性的思维方式占据你的大脑,所以一个有效缓解焦虑的策略是: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思维方式,然后否定这种思维方式。比如,特殊时期,早上起来感觉喉咙有点疼,就觉得要完蛋了。
当你意识到自己大脑里有这种灾难性想法,就默默地提醒自己:是自己的焦虑夸大了这套想法,然后自己列举胡几个原因来告诉自己这些灾难性想法并不使准确的。这么做就可以减轻你对灾难性结果的预期。
5.学会适度控制信息摄取、意志恐慌蔓延。
过量的信息导致人们的焦虑和恐慌。并不是长时间的网络让他们焦虑增长,而过量的信息暴露增长了年轻人的恐慌情绪,还会有造成生理应激、心理失调、情绪失控等,
研究发现,增长的网络时间和年轻人增长焦虑存在相关关系。在武汉爆发疫情的当下,年轻群体处于网络疫情过度暴露的信息中,长时间的浏览更容易加深他们本来自然存在的情绪,这种加剧的恐慌情绪与己无益,
因此,在网络浏览信息应该注意:
传递积极情绪(负能量**易传染并蔓延应该是自己注意积极信息,才能更容易保持积极心态。)
控制使用时间(信息浏览不宜无,但也不宜过多,要在适应时间上控制)
分辨信息真假(越是危机的时候,人们越容易丧失对信息的判断能力,更容易相信平时一眼就可以戳穿的假信息)
6.晚上好好睡上一觉
为什么深度睡眠可以使人醒来以后不再焦虑呢?愿您就在于深度睡眠是你的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结被重组了。就像手机死机重启后恢复正常一样。深度睡眠重置了你的大脑是自然的抗焦虑药。
而如果睡眠缺乏,大脑负责对抗焦虑的闹去会“关机”,导致焦虑感的增加。
研究发现,**能平复你焦虑的大脑的睡眠阶段是深度睡眠。




心理服务台

为方便服务于广大职工,我们组建了心理服务台。现将诸位心理咨询师的信息发布给大家,欢迎大家回顾。

姓名

资质

联系方式

潘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3555200909

(微信同步)

娄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3845600461

(微信同步)

关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8604564898

(微信同步)

赵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2394562563

王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3796959629

张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3704871056

张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3845698164

 (微信同步)

冯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3039769649

李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3845668602  

(微信同步)

张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3763701856







地址:黑河市环城东路2号(中俄青少年活动中心)  联系电话:0456-96311  QQ群:173566769    技术支持龙采科技  

黑ICP备140009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