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地址:黑河市通江路77号
   (黑河市教师发展学院心理教研室)
电话:0456-96311, 6762109 
QQ群:173566769
在线咨询(微信):13763701856,  

             13039769649, 

             13845698164


学术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关于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思考

关于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思考

                       

(黑河市爱辉区西兴街道办事处福龙社区)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要求,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宣传部、中央综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2个部门下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对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意见,社区作为社会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与国家文件精神的基础执行层,对开展心理服务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社区处于心理服务的基层前沿,直接面对心理服务对象,社区心理服务如何直接关系到心理服务工作成败。认真研究社区开展心理服务的基础、现状,积极探索社区开展心理服务的基本方法、途径,是社区切实开展好心理服务的客观需要。

现结合我们社区多年来的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实践,就如何开展社区心理服务谈几点粗浅的想法,旨在唤起更多同仁此问题的深入探讨,以助推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

一、社区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意义

开展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心理学、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辅导,提高社区广大居民自身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在提高居民心理素质的前提下,促进居民家庭成员间相互沟通,增进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理解与感情,密切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构建亲近融合的家庭;开展心理服务,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咨询,消解个体的心理问题与人际间的矛盾,加强人际间相互交流,密切和睦的邻里关系;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从心理上对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及性格偏执等人员施以帮助,化解各种社会矛盾、防控社会风险、深化平安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心理服务的宗旨是做人的工作。开展心理服务,从提高人的心

理素质、解决人及人际问题入手,将会为社区工作的开展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必将促进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

社区心理服务,既包括以“为创新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防控社会风险、深化平安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心理服务,又包括:“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方式,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心理服务,坚持以心理健康服务为基础,提高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打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社区心理服务的具体任务主要包括:对辖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职业人群的社会心理服务,对辖区内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辖区内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服务,对孕产期、更年期等特定时期妇女的心理关怀,对流浪乞讨人员、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社会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服务。

三、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开展好社区心理服务工作

1.建立社区心理服务领导、工作机构,加强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切实开展好社区心理服务工作,各社区应成立心理服务领导机构与工作机构,明确本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领导与工作职责;成立社区心理服务领导组织,负责对本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建立社区心理服务站(室),承担本社区的心理服务工作任务;制定心理服务工作方案,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心理服务健康顺利运行。

2.广泛开展心理服务宣传。充分利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宣传心理学、心理健康知识,如:运用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平台,传播心理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营造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围。

 3.建立社区心理服务平台开展心理服务。

在社区设立心理服务机构(如:社区心理服务室),整合社区所能利用的心理服务资源,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健康教育、答疑释惑、心理咨询等服务。组织心理服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志愿者等,对居民摸排各类矛盾问题,及时疏导化解。利用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公共服务设施,为空巢、丧偶、失独、留守老年人,孕产期、更年期和遭受意外伤害妇女,流动、留守和困境儿童、孤儿,残疾人及其家属等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不断提高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尝试开展辖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职业人群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逐步提升社区心理服务水平。

地址:黑河市环城东路2号(中俄青少年活动中心)  联系电话:0456-96311  QQ群:173566769    技术支持龙采科技  

黑ICP备14000971号-1